书法妙品奖好吗?
谢邀! 楼主说的好是哪个好? 如果是比赛名次的话,这个奖项对于初学者来说,是一个不错的平台... 但是话说回来....... 参加比赛的选手水平参差不齐,有非常优秀的学生,也有书法专业在读的大四学生,甚至还有业余的书法爱好者以及一些书法老师......所以名次并不能说明什么(当然拿不拿得到名次还是要看个人的) 本人有幸参加过几次省赛和国赛,个人建议还是不要抱着一定要拿到名次的想法去参赛,多积累一些比赛的经验才是最重要的~ 不过话说回来,比赛毕竟不是唯一途径和目的,自己平时可以多写一写字,可以写作品也可以写创作,或者自己感兴趣的内容都可以尝试一下;如果是为了升学什么的,就更要多多练习了,争取取得一个漂亮的成绩。
我这里有一些临古、创作的课程还有视频资料,如果需要的话可以找我分享哦~ 接下来介绍一下如何临古。 在临古之前可以先看看古人的碑帖,大致了解一下该书家的笔法特点等,然后选择喜欢的碑帖进行临摹就可以了 ~
一般来说,我们选择碑帖主要看以下几方面: (1)碑帖的时代及风格 (2)碑帖的书家及字法特征 (3)碑帖的审美趣味与自身是否相符
(4)碑帖的字形结构是否适合日常书写等等....... 比如你是一名隶书爱好者,你想学习汉隶,那么就可以考虑一下《曹全碑》或者是《礼器碑》,它们都属于典型的汉隶碑刻,但两者又各有特色;如果你想学习楷书,那就不得不提到钟繇的小楷,但是如果你平时的日常书写主要是行书或者草书,那你就要慎重选择了~ 所以大家在选择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哦! 最后再给大家安利一波课程啦~有需要的朋友可以私聊我哈~~ 希望我的回答对题主有帮助!
优质答主
“书圣”王羲之是东晋著名的书法家,他写的《丧乱帖》被乾隆皇帝收藏进圆明园中。 隋朝的书法家智永大师写了《千字文》,唐太宗命人抄了数本给大臣们做礼物(这算是一种鼓励)。 唐代柳公权把他的《玄秘塔碑》刻成石碑,竖立在大明宫内。 大唐的盛世气象在颜真卿的字里表现的淋漓尽致,他的行书《争坐位帖》和楷书《祭侄文稿》都堪称一绝。 他去世后,葬在了河南洛阳邙山。 宋代苏轼对唐朝几位大家评价很高,其中就有颜真卿。 “颜鲁公笔法如剑器舞”(《新岁展堂诗稿·跋王晋卿画》) “颜公墨势雄豪,逸气横溢,如俊马奔腾,不可止遏”(《书述·论用笔》) 所以题主喜欢颜真卿,是很正常的。 但是学习颜真卿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还是要一步一步来的,从“二王”开始吧。 颜真卿的书风的确适合写春联、福字等,但是题主现在还没达到那个水平呀!所以可以临摹一些其他的书法作品。
书法的奖项分为特等、一等、二等、三等以及优秀、入选等,由于现代展览制度的需要,许多大展都设立“提名奖”、“精品奖”、“新人奖”、“高奖”之类花样繁多的奖项。在各种书法展览评选中获奖,是许多作者梦寐以求的事,而且似乎被越来越多人看做是一种政治、学术或者社会荣誉,被列为各种评审条件,因而被炒作的特别敏感和热烈。其实,奖项并不那么重要,得不得奖只是在展览现场“露了面”和“没露面”的区别,重要的是要认识到差距,在“露了面”的基础上进一步锤炼和提高,直到“露了更大的面”。当然,不可否认,获奖对提高个人知名度是有益的,但不能把获奖和艺术水准等同起来。我们常说,有些“名家”其实并不“名”,有些“大家”其实并不“大”,有些人的作品“入展不获奖,获奖落选,提名不入展”之类,说明评委的审美标准和我们是有很大距离的。
从我个人的经验看,获奖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你的风格和某位评委的口味十分接近,他十分欣赏你的风格;二是你的风格虽然和这位评委的审美趣味不一致,但你的作品却在他的审美底线之上,于是他把他的投票权投给了你;三是由于展览主题、作品内容、评委喜好等原因使你的作品脱颖而出,评委比较欣赏;四是评委中的一些人认为其它作品都不合格,只得把自己的投票给了你。当然,也不排除有拉票的现象,但我认为这四种情形都符合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