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杨疯子指谁?

徐离锦美徐离锦美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杨沂孙,号虚白,又号齐斋、龙渊居士(1810-1886) 杨沂孙是清代著名的书法家、篆刻家。他精通金石文字的考证和辨识, 与吴大徵并称“二杨”,时人又有“北有翁方纲,南有杨沂孙”之美誉;他的篆书,以《三公山碑》为宗,参以《石鼓文》笔法,用笔多侧锋取势;结字纵横开合,奇崛古拙;章法上参差错落,疏落有致,既具有浑穆古朴之趣,又有俊爽明快之神韵,自成一体。 他还有意打破清初以来篆、隶分家的格局,使“篆必入隶,隶入于篆”(丁敬语),从而创造了一种既具汉隶笔意,又有篆籀情趣的新书风。在篆刻方面,他是浙派后期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其篆法、刀法都极见功力.所刻印,有的古朴典雅,如“龙渊”、 “虚白”等;有的则秀媚飘逸,别具韵致。这些作品都在当时及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至今仍然受到人们的喜爱。

关于杨沂孙,有一个很有趣味的故事:据说有一次他和友人一起赴宴,席间有一名叫陈仲远的人,善吹笛子。大家正在听他演奏的时候,杨沂孙竟脱帽离席,跑到后院去了。大家觉得很奇怪,不知道他为什么这样失礼?于是跟着他来到后院,看见他在墙上用墨汁写着一首诗: 一曲横吹未足看,数声飞度碧梧枝。

好将情思托双管,写向虚白处默吟。 陈仲远看完这首诗之后非常佩服。 这首诗是说: 你刚刚吹奏的曲子还看不清楚,你飞越梧桐树时的几声余音才让我完全领略到音乐的美妙。希望你在以后吹奏时要带着感情去演奏,这样才能把情感寄托在你的笛声中,让我在安静的时候默默地品味这其中的美妙意境。 朋友见了,对杨沂孙这种认真欣赏他人才艺的态度表示赞赏,但同时也认为他对宴会太不礼貌了。于是纷纷指责他。

面对大家的批评,杨沂孙并没有争辩什么,而是默默回到座位继续吃饭。可是过了一会,他又忽然离席再跑到后面去,而且还在墙上题了一首七绝: 主人置酒客置弦,我自无言客自喧。

何必扬波逐波浪,一江春水自东还! 朋友们看到此诗恍然大悟:原来杨沂孙是在赞扬陈仲远的笛技啊!于是也就不再说他了。 这个故事表明,杨沂孙虽然是个性情中人,但他却是一位真正懂得艺术的行家里手! (这个故事出自林路著: 中国历代名家书法鉴赏·杨沂孙卷)

优质答主

王之涣《凉州词二首》,“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唐代文坛的扛把子之一王之涣,他的代表作除了《登鹳雀楼》之外还有这首《凉州词二首》。不过很多人对他的诗并不是很熟悉,尤其是他这首诗的第一句——“黄河远上白云间——这是李白的“黄河之水天上来”吗?还是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都不是! 王之涣在诗中写出了这样一句千古名句:“黄河远上白云间一孤城”,这“河云间”三个字是整首诗的精华所在。但是这句诗怎么理解呢?历代诗人有好多解释。李白说“此句他人所不能到者”——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这个句子别人无法超越;杜甫说“意惬关飞动,篇终接混茫”——这种意境真是高妙极了!但我觉得最好的解释是宋代张炎写的“横拖一缕斜阳、照水溶溶,看黄昏吹起雪花,更染成胭脂点点,点缀满树疏梅。”

党雨嫣党雨嫣优质答主

杨维桢

杨维桢(1296—1370),元末明初著名诗人、文学家、书画家和戏曲家。字廉夫,号铁崖、号铁厓、铁笛道人、铁心道人、铁冠道人、铁龙道人、梅花道人、老铁、东维子、抱虚子、瀛洲散吏、白云孺、三教外、陆道士、草玄亭长、梅花铁笛道人、老铁等,诸暨枫桥(今属浙江杭州市富阳区)人。师李存,与张雨、张翥、莫维贤、陆居仁交游,后被推为杭州文士之冠。

杨维桢诗风奇诡,与吴海东齐名,号称“铁崖体”,文学史上称他和高启为“南北二杨”,又与李孝光、张小窗、陈樵、高启、宋濂并为“六大家”之一。

杨维桢还是元末明初书法界代表人物,书法学李邕,行书、楷书别出机枢(指关键、要领,此指书法的笔法墨法技巧、风格情韵等),在书法史上是不可忽视的,著有《西湖竹枝词》、《铁崖古乐府》以及大量的戏曲。

书学李邕,行、楷别出机杼,有英姿俊丽之神。喜用瓢,后人称为“铁崖倒瓢书”。行笔迅捷,意态洒脱。行草书用笔恣肆纵横,酣畅淋漓;或连绵回旋,一泻千里;或跳跃飞扬,满纸云烟。晚年自成一家,世称以书学李北海,有英姿俊发之神。尤精榜书,传世墨迹有《鬻字窝铭》、《真镜园诗》等。书论有《兰花亭诗帖》。明陶宗仪《书史会要》:「善写文天祥,故所书俱以文氏为法。书家以轩冕为奴而不事王侯者,惟维桢耳。」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