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落款什么章?

车抻车抻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谢邀 这个问题比较复杂,要分情况讨论: 一、如果字写完后还有多余的空间,可以把印章分几部分来盖,比如:上左、中右和下右三部分(图1);或者上右、下左和中三部分(图2),只要觉得舒服,怎么盖都可以的。

二、如果字写完了,但是空间不够了,就要考虑盖哪一方印合适。这里又要讲一个常识:印章的材质通常分为篆刻石和玉石两种,其中篆刻石的又分为青田石、寿山石等,而玉质的印章则通常被称为“玺”,俗称“金印”。那么,这个常识有什么用呢?其实啊,古人在用印的时候有“文朱武白”一说,意思就是:如果是石刻的印章,就应当盖在右下角,因为古代文书多以红色朱砂书写,所以石刻印章在红色纸上显得太“扎眼”,应该让道,让其藏在左下角,给人留出“呼吸感”(图3)。这就是古人常说的“藏而不露”(这里的“不露”只是相对的,并非完全隐藏不见哦);而如果使用的是玉质印章的话就可以放心地盖到右上角去了——反正都是白玉做成的,不怕被红色污染,哈哈~~所以题主可以对照自己的书法作品看看应该选哪种颜色的石头。

三、如果实在拿不定主意,也可以尝试着将各种颜色都试一下,然后在打印出的作品中找出最合适的方案即可。

四、另外还要注意的一点就是,有些书法作品是需要落名的,也就是自己名字的书写,这时就需要注意,你的名是什么,那就必须盖个和你同名的小章在上面才行!切记~

优质答主

看你是用哪种印章,是闲章还是名章,如果是闲章的话一般就盖个图章就行了(个人建议是不要弄太花哨的图案);如果用的是名章的话就可以盖成两个半圆形的那种小圆章,或者印在纸上做成小方印什么的也是可以的;但是不管是哪一种都最好别选太小的或太大太花的印章,不然会很难看的! 这里再介绍下我的一些经验吧,我的那些闲章都是直接刻成扁形的,然后挑那种有字又好看的,这样印起来也会好看一点啦~而名章呢我就是用的那种比较传统的圆形印章咯~~不过这要看个人喜好哦~

后娅华后娅华优质答主

印章又名印信、记,用作表明个人或机构的名称、特性,或用作凭证、凭信,起着表示承信、表明信誉、代表诚信的作用,具有法律效力。印章大多用铜或石刻成,也有用木、牙、角等刻成。我国有着使用印章的悠久历史以及博大精深的印章文化,所以,印章是中华民族特有的艺术品。在书法作品中,印章是不可或缺的艺术组成部分,印用于书画,始于唐、盛于明清,至现代普遍运用,使书画作品的内容更为完整,成为一件完整的艺术品。人们在观赏一幅书法作品或一幅绘画作品的时候,印章是人们欣赏的重点。

在古代,书与印联系十分紧密。早在周代,人们就用印封存物品,印章成为权力、信誉等级的象征。秦代印统制为御玺、佐玺、王玺、侯印和军将私印五个等级。自唐代始印成为证明官位身份或签署法律文书的凭证,印制日趋规范,与书法产生联系,使玺印与书画作品相结合,成为以“金石味”丰富作品形式的元素。到了宋代,文人以石代金属制印,印文内容不仅为姓名、官职,更为自警、自励的格言,印风与书法风格相互映衬,相得益彰。明、清两代尤其有印文达数千字者。明、清时期的邓石如、吴让之、吴昌硕、黄牧甫等是近古印学的代表人物。书法史上,赵孟頫、文征明等皆擅长篆刻。赵宦光、郑簠等不仅对篆隶有所建树,而且对印学有精深研究。近代以来,吴昌硕诗、书、画、印皆精。黄宾虹、潘天寿、沙孟海等皆为印学大师。中国书法艺术发展到一定阶段,逐渐形成了“书中有印,印从书入;书因印显,印为书精”的艺术原则,从而使书法与篆刻之间相辅相成。而书画用印成为书画艺术的有机组成部分,成为一件完整艺术品不可或缺的部分,构成作品的整体艺术魅力。

印章按其用途分为名章、斋号章、引首章、压角章、闲章之类。

常见的命名主要有:姓名章。姓名章主要用于题名款时盖于款字下,在一幅作品中,不可少于一枚。姓名章一般还有朱文(阳文)、白文(阴文)两枚,以满足不同要求,白文姓名章,一般作为名款之用。朱文姓名章,多用于款之首,作为上款。有的书家将其姓名,一朱一白,制成长方连珠章,上朱下白,或上白下朱,连缀而用。

钤印的原则是“朱不双起,白不双沉”,也就是说在同一幅作品中,朱、白文印章不宜都钤盖两方以上,而且大小应基本相当。在印色使用上,除使用通用的朱红印泥外,也有用烟灰或铜青制成青黑色的印泥,称之为“闲印清玩”,也有助于产生高雅淡泊的艺术效果。

印面文字一般使用篆体字,常见有引首章、压角章、吉语章、警语章、收藏鉴赏章等。

引首章。钤在横幅或长条竖幅字之右端顶天的上位置,即在幅端引首处,故称为引首章。亦称“拦头”“起首”。引首章文字多用斋馆名、别号、年号等文字。

压角章。又称“句角”“下压脚”“分朱”,盖在右下角正文末一字的下面,与引首章上下照应。印文字多为吉语、警句、雅言,或只刻一个“阅”字。

闲章。闲章内容丰富,一般镌刻表现作者的艺术和思想风格、创作心情的文字,或记其籍贯、年龄等,皆可启人联想,给人以诗情画意的审美感受。

收藏鉴赏章。一般收藏家或鉴赏家,也往往自己镌刻一方或几方收藏鉴赏章,内容可刻“藏书”“审定”等文字,钤盖于自己的收藏品或赏鉴品上,以表明是自己的珍藏、审定。

印章的质地:古代人以金、银、铜、铁、玉、石、象牙、犀角、水晶等刻印。后来逐渐发现石材刻制印章的诸多优点,如质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