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什么地方产玉?

史静鸽史静鸽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新疆白玉(和田玉)的主要产地在和田,但是真正的好玉,是在塔县,也就是塔吉克族自治县,县城西北20公里处的皮山县别迭里达坂西侧。这里出产的玉质细腻,色泽纯白,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文化内涵,被誉为“天山碧玉”或“西域碧玉”。 新疆青玉主要产于塔什库尔干县的瓦罕盆地和塔县附近的叶尔羌河、喀拉喀什河及提敏河等河谷中,主要呈绿色,少数为浅绿黄或黄色。其中墨绿色的青玉又称为"黑青玉"。

除了新疆外,还有贵州龙宫的“黄龙玉”,云南怒江的“翡翠”,四川雅安的“绿松石”,河南南阳的“独山玉”等等。 其实,严格来说,这些并不是真正的“玉”,而是含有各种矿物元素形成的“玉石”。但无论是“玉”或是“玉石”,都统称为珠宝。

而人们经常说的 “玉”,一般是指软玉,其英文名称为:Nephrite。它是属于含水钙镁硅酸盐岩石。 我国目前发现的玉矿,大多数都含有水分或者有机物质,而且常常是相互混合在一起形成矿体,所以在野外容易破碎。如果将其用清水清洗,可以洗掉表面附着的杂质,但不可能洗掉里面的颜色;如果用碱性溶液浸泡,则可逐渐渗进内部去除污垢。

代寒玉代寒玉优质答主

新石器时代是我国玉文化形成的重要时期,良渚文化玉器、红山文化玉器更是名闻天下。当时玉石原料的来源,大致有就地取材和远程输入两种渠道。比如内蒙古朝阳是红山文化的中心地区,这里不仅有发达的制玉技艺,而且当地也出产低品位玉石(岫岩玉)。良渚文化主要分布在今江苏北部和浙江北部地区,这里是河网密布地带,并不产玉,但据考证良渚文化使用的玉料应是距此地千里之外的岫岩玉以及后来发现的产自于云南的独山玉。

到了商周及汉唐时期,玉石来源仍以就地取材为主。商周玉器使用的玉料,除岫岩玉外,新疆的和田玉已开始东传中原,只不过数量非常有限而已。

目前所知汉代及更早时期的和田玉入关路线有两条:一是通过罗布泊地区北上,越天山再东传中原地区;二是从和田南下,通过昆仑山北麓草原地带,然后东传中原,如汉朝曾专门修筑“玉门道”等。

宋元时期,战乱频仍,中央政府对西域的控制力大为减弱,新疆和田玉输入中原内地数量急剧下降,国内其他产地的玉石产量又有限,故此出现了以水晶、玻璃等多种材料仿制玉器的工艺。同时,广西北海一带所产碧玉也运往广东、福建沿海地区,用作制玉原料。

明代中后期开始,和田玉逐渐成为玉器制作的主要材料,“玉出昆冈(即昆仑山)”成为人们的共识。清代以后,新疆玉石采运业大兴,玉石交通线也加多了。清政府为加强对玉料开采及管理,在和田设置“玉厂”,并规定朝廷玉料开采权专归皇家所有,在每年七八月间采玉季节,由朝廷派官员督工采掘,分为“官玉”和“民玉”两大类,“官玉”供朝廷享用或赏赐大臣,采完运往乌鲁木齐后,或少量存留于当地,再通过“玉石之路”即“玉石河”经哈密运往北京,或全部运往乌鲁木齐,经甘肃玉门关入河西走廊,再走“丝绸之路”东进中原京城。每年一般可运玉料4000~6000公斤。“民玉”则通过商人往各地销售。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从新石器时代到清末,我国主要产玉地区为岫岩玉产地(今辽宁岫岩县)和和田玉产地(今新疆和田地区)。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