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哪里的玉石最出名?

宦诗雅宦诗雅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这个问题太宽泛了,我只能从我了解的浅显层面来回答你,如果感兴趣的话可以去我的专栏《老侯评玉》里看看,里面有很多文章都有详细介绍各地玉石的特点和产地。 首先,从产地上分,中国的玉石主要来自两种矿脉,一种叫岩矿,也就是岩石风化的产物,这种一般称为“山料”;一种叫籽料,是原生矿石在自然界挤压崩裂后,经过流水搬运到河床里,再经过冲刷、浸泡而形成的玉料,也有人工开采的,但很少。

现在市场上常见的和田玉主要有青海玉、俄罗斯玉、韩国玉、加拿大玉等,这些玉有的山料风化严重,有的白度好,但细看却有粗犷的感觉,还有的质地细腻,水头较好。当然,价格也参差不齐,有几十元的,也有几百元的,甚至还有上万的,主要看具体的品质。

这里特别说明一下:虽然和田玉是我国的国玉,但我国现行法律规定的和田玉指的是新疆和田地区出产的玉石,也就是说,只有这里的玉才能被称为真正的和田玉,其他地方的和田玉只能算“仿和田玉”或“次生和田玉”。所以,那些不是和田地区出产的所谓和田玉,只是商家打着“和田玉”的旗号卖玉而已,并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和田玉。

其次,从品质上看,和田玉按颜色分,主要是白玉、青白玉(青底白斑)、青玉(青底绿斑)以及碧玉、墨玉、糖玉等,其中以白玉最佳,白玉里又分羊脂白玉(纯白如羊脂肪者)、淡青白玉(灰白色)、青白玉(青色中略带灰白)等等,每个品种又有许多色调之分。

按结构来看,又可分为透闪石玉(质地细润,光泽柔和)、阳起石玉(质地粗糙,透明度差)以及两者过渡类型的玉。 按硬度来看,又可分为软玉(6.5—6.9)和硬玉(7),软玉多用做首饰,硬玉则多用来制作玉器器皿。

总之,由于和田玉独特的地理特征与气候条件,使其形成了与其他地方不同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从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风味。

郜松儿郜松儿优质答主

中国地方玉石资源分布极为广泛,玉矿产地约有260处。品种繁多,可与世界任何国家或地区媲美。其中岫岩的蛇纹石玉、玛瑙,河南南阳的独山玉、辽宁北票的碧玺,新疆的和田玉、白玉、翡翠,山东黄县的“福泽玉”,广东茂名的玉柴,广西龙眼的软玉,吉林蛟河的龟纹石及广东普宁九龙玉等蜚声中外。

和田玉,产于新疆和田,因而得名。它是我国使用时间最长且具有代表性的玉料,被称为“国玉”。早在8000年前的“兴隆洼文化”中就发现曾使用和田玉,这在世界玉文化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它不仅使中华民族的玉文化从起源时期就呈现出崇高、庄重、肃穆的内涵,也使和田玉从诞生之日起便体现出王者风范和高贵血统。

和田玉属变质岩,它在地质构造上属昆仑山最古老的阿特拉古群,距今已有2500万年至3000万年的历史。和田玉矿床生成于透闪石和盐碱石的接触带上,经过构造作用,使原始玉矿体受到破坏,再经风化作用、片流冲刷、分选磨圆而形成玉砾。由于在搬运过程中不断地进行磨蚀,只有质地最坚硬的部分才可能留在本源地附近,这样本源地区的玉石质量最好,其他地区则随远离产地其玉质次第变差。古玉产地分为山料、河磨料、仔料3种。山料产于山上矿脉中,开采难度大;河磨料产于河床以上100-200米的平滩上,常为棱角状,半碎半磨圆,属半山半水;仔料是风化崩落的玉矿经片流搬运到河底形成的,是最珍贵的玉石,其特点是粒度小,多呈鹅卵状,表面光滑,无风化裂纹和皮壳现象。这些玉石被河流带到了和田,又顺流而下到了叶尔羌河和喀什河的沿岸。所以和田古玉石采集地实际上是叶尔羌河、喀什河沿岸和玉龙喀什河部分河段。和田古时有“于阗”“和阗”等称谓。

和田玉的主要品种有羊脂玉、白玉、青玉、黄玉及青白玉5种。“羊脂玉”色白如凝结的羊脂是和田玉中最珍贵的玉种。其主要矿物成分为透闪石,呈纤维状微晶结合,矿物颗粒极细,具有细腻滋润、含水欲滴的质感,故有“软玉”或“真玉”的美称。“白玉”在和田玉中产量最大,质地也最佳。其化学成分主要有二氧化硅、氧化镁和氧化钙,是具链状结构,由硅氧四面体及阳离子角(OH)所组成,分子式为:CASIO3·mgSiO3·OH;“青玉”色近青白,也有纯青的,“黄玉”和青黄玉也较常见,玉色从淡黄到深黄均有,色彩灿然,也是制作玉器的好料。

和田玉以其温润的质感、明丽典雅的色泽,既不同于翡翠的“娇”,也不同于独山玉的“艳”,被人们称之为“东方艺术之冠”,成为中华民族的重要精神标志。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