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支票在中国少见?

代钰欣代钰欣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因为中国的市场经济制度还不完善,银行体制也不够高效。 就企业和个人来说吧,企业之间支付款项,如果金额大,直接电汇或转账好了,银行转账有记录,法院查起来方便,企业也少了逃税的顾虑;但是如果企业间支付金额不大,且不经常,就存在现金支付的风险了——万一对方拿了钱不认账怎么办?这种情况其实是很常见的,比如个人找公司借款3万元,公司一怒之下起诉到法院,结果这个人名下根本没有可供执行的财产,那么公司就只能干瞪眼。但是如果是银行转帐的话,无论金额多大,只要有转账记录,就不怕他赖帐了(除非他真的穷得一分钱都没了)。对于小额交易的电子签名技术国内已经相当成熟,支付宝、财付通等网上支付平台的交易记录和交易查询功能都相当完整,这点支付宝转账截图就能充分说明问题。

而对于个人收付款项而言,目前支付宝、财付通等第三方支付机构提供了很好的服务,几乎取代了银行的这项功能(当然,现在这些第三方支付机构必须取得央行颁发的《支付业务许可证》才能运营)。同时,微信支付的出现更是颠覆了传统的支付概念。所以,从支付环节来说,支票的作用正在逐渐弱化。

再说银行,中国的银行一直是以存款和贷款为主业的,其他中间业务收入在整个营业收入中占比非常小。而欧洲美国那些国家,他们的银行是靠提供各种金融中介服务的,比如投资顾问、财富管理之类的,这种靠客户资产池来产生净收入的模式,使得他们更加重视客户的全方位需求,因此支票这类既方便客户又节约银行运营成本(因为电子化,少了印鉴审核和实地验证等人工环节)的支付工具,自然深受金融机构和大众的欢迎。

申茈叶申茈叶优质答主

支付清算体系是一个国家信用体系的中枢,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体系的安全运行,是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各国对于支付清算体系大多实行严格管制。同时,清算服务具有一定“自然垄断性”,而且具有公共品的特征,因此,在国外,支付清算体系往往属于中央银行的“私人领地”,由中央银行直接管理和经营。

从国际上看,支票普遍是使用最广泛的一种支付工具。以美国为例,支票支付在美国目前仍是最主要的支付工具,2002年约有57%的非现金支付是通过支票完成的,尽管其数量及占比正在以每年2%~3%的速度递减,但其使用范围仍然非常广泛。支票在英国、日本、法国等国家的非现金支付中也分别占到55%、50%和40%。

而在我国,支票使用不仅总量非常小,且在所有非现金支付工具中所占的比重逐年下降。1999年和2005年,支票支付在我国非现金支付中的比例分别为32.5%和4.6%,七年间下降了近28个百分点。

支票使用在我国的现状主要归因于:一是我国信用环境还不很健全,支票的易伪造性和无因性为犯罪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空头支票、假票、克隆票等现象时有发生;二是银行普遍出于“盈利”考虑,缺乏推广支票的内在动力,尤其是东部地区商业银行,由于信用卡、ATM机具等支付工具高度普及,非现金支付手段较为丰富,而推广支票的成本又相对较高,基本没有进行大力推广;三是作为支付清算体系的关键设施——全国支票影像交换系统尚未全面上线运行,影响了支票在全国范围的使用。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