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特级国宝有几件?

吕俊峰吕俊峰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目前中国共有64项文物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130处文物和古迹入选《世界遗产预备名单》,其中有535个考古遗址被认定为世界遗产或入围世界遗产预备名单。 (出处:国家文物局网站) 根据世界遗产评选标准,将文物分为历史文物、建筑遗产、文化遗产、自然遗产和混合遗产五大类进行评审。其中历史文物包括古代和近现代文物;建筑遗产包括古建筑和近现代优秀建筑;文化遗产包括文化景观和文化线;自然遗产包括自然景观和地质地貌;混合遗产包括了自然和人文因素相结合的遗产。

我国有世界遗产535项,其中文化遗产379项,占70%以上,而建筑遗产达280项,占据了半壁江山。中国建筑在世界上所占有的重要地位。 中国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的535处遗产中,有36处古遗址,占据了一半以上的份额,这些古遗址大部分属于新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的村落遗址。

河南的殷墟、山东的大汶口、山西的陶寺、江西的史前村堡——万寿宫、浙江的钱塘江两岸的河姆渡和良渚等,都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这些古遗址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起源及文明演变过程具有重大科学价值。 另外,还有43处古墓葬以及49座古城遗址,如秦始皇陵兵马俑、西汉帝王陵、东汉帝陵、北齐武宁王高俨墓、南唐二主陵、辽祖陵、金太祖完颜阿骨打陵、明定陵等,这些古代建筑既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和象征意义。

还有44处石刻,主要是分布在长江上游的摩崖石刻。 除了文物外,中国尚有49处文化和自然遗产列入预备清单,这些项目正在按程序办理申报手续,一旦申报成功,它们也将获得“世界遗产”的称号。

蒯陈陈蒯陈陈优质答主

特级国宝只有4件,其中两件在海外,一件在台湾,只有一件在国内,这就是王羲之的《快雪时晴贴》,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快雪时晴贴》是一封信札,内容短短20多个字,纸本,纵23cm,横14.8cm,是王羲之的行书代表作。历代以来,被世人视为稀世珍宝。

乾隆皇帝曾将历代著名书法10余件分别摹勒,刻在巨石上,命名“三希堂法帖”,其中“三希”(即“三希堂”命名缘由):王羲之《快雪时晴贴》,王献之《中秋贴》,王洵《伯远帖》,都是行书。由此可见这件作品的行书之地位,非一般字帖所能比拟。

历代帝王在观赏《快雪时晴贴》时,往往会在其空白处留下御笔花押“御览之宝”、篆书“神”字和“华”字及满文“神华”等印玺,以致真迹上钤印累累。后人曾将王羲之这幅字摹刻在石上,以代原迹。清乾隆进士董邦达曾临摹石碑拓片,现藏于美国翁万戈处。

晋代的纸质粗疏易损,王羲之当时写的原稿已经不可能得到,现在的存世本应该是之后的临摹本或真伪存疑的刻本,而且有大小同本两种。

一种大字本,长11.65cm,宽27.9cm,现仅存日本。这是《快雪时晴帖》最早的一个刻本,世称“爽古本”或“大王羲之帖”。帖后还有董其昌、文徵明、王穉登、李宗华、王鸿绪以及近现代吴湖帆、王献唐等人的跋语。另外还有一件仿本《快雪时睛帖》(疑为宋仿),现藏上海博物馆。

小字本就是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纵23cm,横14.8cm。存世小字本,原为明朝内府之物,后为严嵩、吴廷、索额图、成亲王永瑆所藏,乾隆五年(1740年)进入清宫内府,乾隆皇帝题签“三希堂”。

乾隆皇帝为《快雪时晴帖》“三希堂墨宝”题跋:“此神俊超诣,岂直世之所罕。即右军不能不神而自失也。《楞严》所谓‘心精徧合,含裹十方’者乎!”

乾隆皇帝还为帖撰文:“《快雪时晴帖》,天下法书墨宝,独存内府者有三:一曰王羲之《快雪时晴帖》,一曰王献之《中秋帖》,一曰王洵《伯远帖》。以是三帖,兼以‘神’、‘墨’二字弁之,因颜其室曰三希堂”。并把《快雪时晴帖》的三行28字,分别用朱、黄、蓝三色,标为神来、气来、妙来。此卷清代内府朱印、乾隆鉴藏题记俱全。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