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傻开门什么意思?
在收藏界,人们按照瓷器作伪的常用手法总结出了一套形容仿制水平高低的话,叫“生坑”、“熟坑”、“开门”、“不开门”、“傻开门”等等。
一般真瓷器出土之后,经过土质的胶蚀,气泡炭的渗透,一般都会产生一层均匀的包浆,这种瓷品就叫“生坑”。“熟坑”是相对“生坑”而言的,有些现代高仿品制瓷原料与真品差别不大,作伪时还经过土埋,人工做旧,上浆,打蜡等程序,能仿照真品“生坑”的基本面貌,这种伪品就叫“熟坑”。
“开门”与“不开门”,是收藏界对瓷器品相真伪判定之后使用最多的话。如果拿到一件瓷器后,经眼看出该品有疑问,不十分像真品,经过仪器测试,结果证实为仿制或伪造品的,就说此品“不开门”。如果该品经过初步经眼和科学仪器的检测,初步判定为真品的,就说这是一件“开门”的东西。而“傻开门”的解释要比“开门”难一些,因为“傻开门”的品相看上去也“很像那么回事”,但与真品总有一些难以琢磨的细微差别。
瓷器专家看“傻开门”瓷器时的感觉是:眼看着像真货,心里还有些疑问,但用检测仪器测出来后,却是真的。这就是“傻开门”瓷器的特征。因此,收藏爱好者如果购买到这种品相的瓷器,一定要经过严格测试,才能确定其真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