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产什么宝石?
中国的宝玉石资源十分丰富,在世界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我国已知有130多种天然宝石矿物和49种天然玉石矿物(或玉石原料)。其中,天然宝石矿物有蓝宝石、红宝石、祖母绿、海蓝宝石、尖晶石等70余种;天然玉石矿物有翡翠、软玉、和田玉、独山玉、岫岩玉等58种。这些材料主要分布在新疆、云南、青海、广东等地。 中国是玉雕原料产地之一,也是最大的玉雕原料输出国家之一。中国玉器原料主产于辽宁、河南、四川、福建、安徽等地区。主要有翡翠、白玉、碧玺、琥珀、橄榄石、玛瑙、石榴石、孔雀石等品种。
1.新疆——最优质的玉石原料产区 新疆是我国宝玉石矿产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占国内总储藏量的2/3以上。主要品种有青玉、碧玉、墨玉、白玉、紫玉、黄玉及珊瑚等。特别是和田玉中的白玉、青白玉、青玉品质佳,颜色纯正淡匀,质地细腻滋润,硬度大,光洁度好。
2.云南——色彩丰富的宝石产区 云南省的宝石品种多,产量大,质量好,尤其是以色美著称的蓝色宝石--蓝宝石和红色宝石--红宝石。还有具有较高科研价值的稀有宝石--变石和橄榄石以及高档玉料--翡翠。云南省还出产石榴石、海蓝宝石、水晶、黄玉、碧玺等五十多个名贵宝石品种。
3.内蒙古——低档宝石原料集中产区 内蒙古自治区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宝石原料集中产区,已发现的宝石矿点达一百多处。主要宝石品种有海蓝宝石、坦桑石、绿松石和黄玉等,其中海蓝宝石、绿松石储量较大。但该区的宝石以中低档次为主。 随着近几年经济实力的增强,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内对于宝石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然而国内生产的优质宝石品种却有限,因此需要进口大量的宝石来满足需求。近年来,我国一直保持着全球第一大珠宝玉石消费国的地位。根据统计,目前世界珠宝市场的交易量约有三分之二是通过香港进行的,因而香港被称为“亚洲珠宝中心”。 除了以上所说,还有很多宝石,比如说绿松石、南红、东菱石等等。
中国自古即以“玉”著称于世,不仅有数量充足的优质玉材,而且有历史悠久的独具魅力的玉器工艺。玉,在中国宝石中有特殊的地位,在世界宝石之林也独树一帜。玉文化是中国独有的,其渊源流长,历代为帝王所用,具有高贵的地位,而且与君子品德连在一起。在使用方面,比世界其他地区广泛得多。除玉之外,中国出产地宝、石还有翡翠,珊瑚、珍珠、水晶、玛瑙和煤晶等。
地宝是指地下蕴藏的宝玉;石是可雕成摆设品和作研磨工具的矿石。中国产玉的历史悠久,历代皇帝都曾以玉来作为镇国之宝。北京故宫博物院及台湾故宫博物院都藏有相当多的玉器,包括玉玺、玉璧、玉带及玉如意等。
“玉不琢,不成器”,雕琢是指制作工艺。玉经过雕琢以后变成玉器,同样,人经过教育和修炼,就会变成有用之才。玉器在中国使用有7000多年历史,制作玉器有5000多年历史。我国玉器兴于史前,盛于秦汉,精于唐宋,大明工艺,清时尚古,历代均有创新与发展。我国玉雕工艺经过长期的发展与实践,积累了有别于其他工艺美术的特殊的表现手法和一整套工艺技法。玉雕工艺分为南北两派,北派以北京为中心,曾称京作。南派以苏州和扬州为中心,曾称苏作和扬作。
中国的玉分为山料和水料。山料属大理岩与白云岩接触变质成的玉石,分布于新疆、辽宁、青海和台湾。水料俗称仔玉,是山料被剥离崩落至河流中,原生矿经过河水千万年的搬运、冲刷、磨砺而成的玉石。产于新疆和田、河南南阳、台湾澎湖等地,其中新疆和田玉质量最优。和田玉的种类繁多,按颜色又可分为白玉、青玉、黄玉、碧玉、墨玉(见和田玉)。和田玉因分布于绿洲田中,又称昆山之玉或昆山良玉。1983年和田与河南省南阳市同时被国务院命名为“中国玉雕之乡”。
“水料”为羊脂白玉,质量最上乘,玉质洁白、油润、细腻,历有“洁白细腻脂犹凝”和“羊脂玉”之赞语。“中国玉”有5000多年历史,是中华民族特有的宝石,玉文化源远流长,并且渗透到中国建筑及衣、食、住、行等生活用品和装饰物品中。玉器是东方艺术的代表,在世界珠宝之林独树一帜,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使用价值和收藏价值。
中国石产于辽宁、河北、内蒙古、山东及浙江等地。质地一般粗糙,大多为原生矿,硬度较低,可雕成摆设品和研磨等工具。